民主精神,妥协精神,合作精神:对经管近几年学生会选举的思考


我很认同这样一句话,经管是民主的试验场。曾经和其他院系的同学交流,他们往往会说,你看我们院系的学生会选举,都是愿意参与的人去竞选,如果竞选不上,那就是能力不如对方,一般也会直接留下来做副主席,经管搞成团队竞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候选人在竞选时明枪暗箭,甚至反目成仇,至于吗?我一般会极有涵养的表示,确实不至于,然而有时也不免出于愤懑而回应道:你们的学生会选举,也能叫选举?那只能叫投票。

说出这样的话,我自然是有底气的。在担任院沟通中心主编期间,我和34届主席向雪银、35届主席杜金岳都约过稿,也和著名网红、32届主席杨奇函有过私下交流,又由于在伯克利交换期间与36届主席陈嘉证是室友,不仅曾彻夜长聊,交换结束之后还为其竞选摇旗呐喊;我还入选了校“饮水思源•服务社会”优秀大学生培养计划,这个计划的一大特色就是出各院系学生会主席,目前本期的同学中有5名院系主席,另有至少5名同学参与了竞选但最终落败,因此对于其他院系学生会选举我也略知一二。


经管的学生会选举,我认为像议会结派甚于像总统选举。不同的候选人,就是不同的政党,这里面有党魁(候选人),有党鞭(负责筹划票数),有金主(提供必要的宣传资金),还有退居幕后但仍然发挥着影响力的大佬。每年的选举,并不是到了当年的三四月份才开始预热,到了五月份提交材料时才白热化的,而往往是从前一年选举结束之后,为第二年作准备的硝烟就已经悄然升起了。

一般而言,流程是这样的:譬如去年的选举,两名候选人各自拉起了一个派别(不妨就叫做政党吧),这两个政党无论获胜与否,在竞选甫一结束时,就已经选定了几名培养对象作为今年参选的预备候选人,培养对象首先自身要有意愿,其次在学生会要有资历(最好的当然是从部员做到部长的),最后还要能够在其他大二同学中有威望或者能够树立起威望,对于胜选团队来说,一般会安排其成为唯一一位大二年级的副主席,由于在学生会多一份资历,就会比其他潜在候选人多一些优势;同时所在政党开始新一轮动员:大三同学即将升入大四,进入校级及院级的学生会、团委、科协及各大协会的高层,既是提高影响力,又可以为大一大二同学提供便利;大二同学将提供下一届选举时的候选人及竞选班底,但是由于秋季学期有一学期的交换,所以要到春季学期开始时才有登场的机会;大一同学现在自身定位一般不会太明确,一般依托高年级同学的资源自己争取一些机会。

春季学期开始,政党正式展开运作。首先是决定候选人,每个政党都会从自己的培养对象中选择一名候选人,那些没有被政党最终推举出来的培养对象一般会服从组织安排,但也可能选择站出来另立山头;当然免不了的还有临时起意的独立候选人。其次是拉团队,独立候选人基本上拉不出团队,另立山头的要看情况,毕竟能作为培养对象其本身资历和能力也是不差的,而政党所推的候选人则基本上是能够拉起一支全方位覆盖的队伍。这里面还有个讲究,在前一年选举结束后,有些培养对象立刻和所在政党的大二同学拉好关系组好团队,相当于自己把自己推上候选人的位置,其它的培养对象没有了政党的团队支持,一般就只能无奈退出了。最后是团队中的新鲜血液,也就是前一年的大一同学,现在的大二同学,这时候就该选择站队了,换一个政党并不是不可以的,甚至有站队站了半个学期,临选举正式报名之前,因为考虑到另一个政党机会更大,而直接跳到另一个政党的。

选举在五月初报名,但游说在三四月份就开始了,由候选人带着团队轮番和几乎所有同学吃饭,一顿午饭跑三个食堂也是常事,但这一阶段独立代表的名单还未抽签决定,只能是广撒网,固定代表中学生会和团委的高年级同学形势基本明朗,只剩下各班的班长和团支书可供攻略;等到独立代表名单也确定之后,大概离正式竞选还有两周时间,这就是党鞭敦促整个团队集中火力骚扰的时候,可以说大学前几年的人脉关系,到这一天就该拉出来见见真章了。这里面有一个特别的团体,就是体特生;学生会选举大概是体特生与非体特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一段时间,但是平日里本来就没什么交集,此时想要打交道也是很困难的,最后体特生一般都是看师兄脸色,这时候就看政党中是否有体育方面的大佬撑腰了。

到了投票这天,形势往往风云变幻,虽然拉票的时候代表们信誓旦旦,几方候选人都声称根据手头掌握的数据对方必败,但毕竟现场是匿名投票,你以为的死忠可能只是不堪其扰装出来的。团队并不会因为大局将定而闲着:那些承诺要投己方候选人的代表有没有来?如果来得太迟了会被拒绝进场,这时候就要靠团队成员去找;此外,如果有多于两名候选人,一般不太可能有一名候选人拿到超过一半的票数,所以必定会进入第二轮进行一对一的决战,这就意味着要争夺已被淘汰候选人的支持者,所以在此之前就要先准备好各项预案。


以上大概是把竞选的整个流程梳理了一遍,接下来开始进入正题,逐一讨论题目中提到的这三个精神:

相比于其它院系的学生会选举,乃至于校会主席的选举,我认为经管的学生会选举在民主精神上都更胜一筹。这里面有三方面的因素:政党+团队式的竞选、游说和独立代表。

政党的存在,使得候选人的理念在各个年级都有其相应的支持者,保证了候选人具有群众基础;通过各年级的成员,候选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年级对于同一政策可能的不同反应,能够更加充分地考虑各个年级的利益;最后,政党的存在意味着政策、理念有更强的可延续性,使得学生会能够培养起自身的特色。

如果候选人以独立的身份参选,会怎样呢?首先就是缺乏群众基础,有些院系嘲笑经管主席选举搞的鸡犬不宁,全民皆兵,却没注意自己院系的同学们对主席选举的关注度这么低,难道这样还叫民主吗?不夸张地说,在主席选举期间,经管的每个宿舍中至少有一个人是与选举相关的人员,不是团队成员就是独立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人说自己完全不关注选举。

其次,候选人分身乏术,靠他一个人,怎么来得及了解全院系所有人的诉求呢?据我所知,有些院系的主席候选人,大概在竞选时约谈的对象就是同年级的同学及学生工作组的老师,也就是未来可能的合作对象,这样的做法真的了解了其它年级对学生会的希冀吗?

此外,就算候选人拼死拼活,一天三顿饭,每顿吃五次,终于赶在候选前聊过了所有同学,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吗?我们假定候选人根正苗红,大一进院系学生会体育部搬砖,大二担任部长不仅搞定了马杯还办了系内比赛,大三决定参选学生会主席,请问候选人真的了解体育部之外的工作吗?在竞选的时候,候选人大概只能说,我要好好发展文艺部、学习部等等,具体怎么发展,等我竞选上了找到相应的部长和副主席再说,这样的候选人真的靠谱吗?而团队式的竞选,就意味着这些问题完全可以由团队成员来解答,候选人所要做的就是任人唯贤,掌握大局,各部门的具体事宜在竞选时就可以敲定大纲,不需要许下自己都不知道能否兑现的空头支票。

说游说是民主精神的又一体现,我想别的院系的同学又要跳脚了。但是,不去游说,候选人又怎么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想法呢?虽然说候选人至少会有一张海报,但是且不谈有没有人去看这张海报,就算看了,又能从这个海报上那些假大空里面读出来些什么呢?更有甚者,我知道某院系的候选人直接把另一个院系候选人的理念照抄了一遍,真可谓是把我国自古以来“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精神发挥到了新的境界。相比之下,游说则要有效的多,起码面对面的时候,大家都更愿意掏心窝子说话,而且有什么疑问,当面就能回答,不用在字里行间故弄什么玄虚。

至于今年竞选时出现的诸如“只给自己做加法不给自己做减法”或是手机录音等等,引起外界对于经管选举的一片嘲讽,我只想说,这有什么不对吗?难道候选人就没有缺点了,没有做错事吗?只要不是刻意造谣,摆事实讲道理地告诉代表们,某某候选人曾经做错了什么事,有哪些缺点,这比代表们从海报上看到的候选人真实得多,代表们知道的更全面难道不是更民主吗?至于手机录音,更是无可非议,我想每个院系都起码有一条要求是代表们可以监督候选人的行为,手机录音不正是体现代表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吗?反过来,因为发现对方在录音,就去妄自猜测对方要干什么坏事,于是通过舆论制裁对方,这样的行为恐怕才叫做专制吧?

最后谈谈独立代表。有些院系人数少,所有人一块儿投票,搞直接民主,这当然是可以的;经管的人数相对较多,所以搞间接民主,也算是符合经管的民情。但是这“间接民主”中的代表如果只是固定代表,就像校会主席选举或是个别院系那样,就只有团委的书记副书记,学生会的主席副主席,加上各班的班长和团支书,我觉得这还不够民主,反倒是更加精英主义的制度。毕竟,班长和团支书虽然是班级和团支部选出来的,但在选拔时,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够在主席选举上代表整个班的同学,而只是因为他们愿意为同学们服务而且有能力为同学们服务;这和美国的议员不同,议员本身是身兼两职的,既是代表又是公仆。所以,通过抽签选出的独立代表,进一步地保证了学生会选举的民主性。

再来看妥协精神,我粗一看时,着实没有太理解:学生会选举是要竞争到最后一刻出结果为止的,为什么还要妥协呢?如果是说有多方候选人竞争,这时一方感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是实在不得民心,因而主动退出或加入另一方,这样的事情在近几年都没有发生过,唯一听闻的新闻反而是某一年竞选时,一名候选人许诺另一名候选人毕业后各大投行正式Offer随便挑,结果还是被后者拒绝了。

退一步的话,我觉得妥协精神大概就只能理解为,在竞选结束之后,获胜方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并继承落败方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但这显然是可以做到,而且一直都被做到的。就比如去年的竞选,落败团队曾争取到海航对经管学院学生的机票优惠,获胜方后来并没有让此事不了了之,而是跟进并接手了这一项目。

如果妥协精神确实是指我的前一种理解,也即候选者应该审时度势,不要死磕到底,该放手时就放手,我想这只可能发生在事前,比如热能系和法学院的学生会选举都出现过等额选举的状况,这里面也许就有潜在候选人选择了妥协。

不过,如果把这种妥协精神的适用对象放宽一点,许多候选人团队的成员也许本身也有竞选的实力,但是他们出于种种原因放弃了自己站出来的机会而是成为另一名同学的支持者,尽管在竞选中的付出未必比候选人小,而最后收获的荣誉一定没有候选人大,但是他们还是任劳任怨团结一心,我想这也算是一种妥协精神吧。

最后看合作精神,我觉得这里面应该区分开政党内的合作和政党间的合作。政党内的合作是经管独有的特色,而且上面也论述得很清楚了,政党内的合作比起候选人独自作战有着诸多方面的优势,这里不再赘述。但是政党间的合作却着实戳到了经管学生会选举的痛处,我觉得这比妥协精神更高一个层次,就是获胜的一方不仅要取长补短,而且要接纳落败一方的成员进入团队,就好像美国总统竞选早期往往会邀请落败方的候选人担任副总统。这一传统在美国早已消逝,但是在清华其它院系的选举中却频频出镜,因为候选人愿意站出来竞选已经说明了他们在为同学们服务上有更高的觉悟,所以让他们来担任副主席确实是最佳人选。但经管在过去几年搞团队式选举时经常是在团队内已经组阁完毕,有时还会用副主席的名额来拉拢颇有影响力但在政党间摇摆的同学,直到今年通过制度改革,要求获胜团队至多只能出五名副主席,而由学生工作组、党委、团委、科协从非该团队成员中推选剩余的副主席名额,才在实质上达成了合作的结果。所以总的来说,过去几年的学生会竞选确实是缺乏这种团队间的合作精神,今年才终于达成了一个重大的突破。

除了这三种精神以外,我觉得还值得谈谈学生会选举中的现实意义,这就又回到我一开始反驳其它院系同学的那句话,经管的选举才是选举,其他院系那只能叫做投票。现实中的选举,是真的会使两个人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的,是真的会有墙头草两面派,如果倒向的一方赢了是投机成功,如果倒向的一方输了只能自认倒霉,是真的会有利益诱惑和使绊子的。对于那些打算未来早早地走出象牙塔插一脚在现实中的人来说,他们会感谢在经管学生会选举中提前打好了预防针,让他们能够早有防备;而对于打算“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人,选举条例中也给了他们放弃参与这场争斗的自由。我在大一初入学时,就对学生会竞选的惨烈有所耳闻,暗自决心绝不站队,结果到了大三交换回国,最终也未能免俗帮了室友一把,但是这段经历也让我重新体会了一回人情冷暖,看似积累已久的人脉关系,实际上异常脆弱。社会就像学生会选举时那样现实,既然你连社会都接受了,经管这样的学生会选举还有什么不好接受的呢?


阅读 · 译介 · 创作